卷二
蘇、黃兩公皆善書,皆不能懸手。逸少非好鵝,效其宛頸爾,正謂懸手轉腕。而蘇公論書,以手抵案使腕不動為法,此其異也。
善書不擇紙筆[19],妙在心手,不在物也。古之至人,耳目更用,惟心而已。
王屋天壇,道書云黃帝禮天處也。壇之方隅陳八玉鏡,而儒者疑焉。元豐中,有登天壇得方玉如鏡,濮陽杜毅主王屋簿,親見之云。
余與貴人語,偶當其心,明日使人來求異書。士不知有自智,專謂出於卷冊之間,良可悲也。
張長史見擔夫爭道而得筆法[20],觀曹將軍舞劍又得其神,物豈能與人巧[21],乃自悟之因爾。
胡人獵而不漁。熙寧中,官軍復熙河,洮水之魚浮,取之如拾,久而魚潛。治世可俯烏巢[22],惟不暴爾。至人入鳥獸不亂羣,行之著也。
龍圖燕學士肅悟木理,造指南車不成,出見車馳門動而得其法。
蜀人王晃[23],為舉子《詩》義「左之右之,君子宜之」而悟針法。規矩可得其法,不可得其巧,舍規矩則無所求其巧矣。法在人,故必學,巧在己,故必悟。今人學書而擬其點畫,已失其法,況其巧乎!
寇昌齡嗜硯墨得名,晚居徐,守問之,曰:「墨貴黑,硯貴發墨。」守不解,以為輕己。嗟乎,世士可與語邪?
歐陽公像,公家與蘇眉山皆有之,而各自是也。蓋蘇本韻勝而失形,家本形似而失韻,夫形而不韻[24],乃所畫影爾,非傳神也。
唐令:民年二十為丁,其下為推。宋次道曰:「推者,椎也,避高宗諱,闕而為推也。」縉叔曰:「推者,椎也,獨髻為椎,傳者誤爾。」蓋唐人不諱嫌,梁氏之父茂,始以戊為武,溫嗜殺,人畏之,并諱其嫌耳。夫人少而分髻,長則合而未冠,今人猶然。縉叔是也。
道士王太初,受天心法治鬼神,有功於人。嘗謂為室當使戶牖疏達,若四壁隱密,終為鬼所據耳。
唐魏鄭公、狄梁公、張燕公墓棘直而不歧,世以為異,而孔林無枳棘也。
秦少游有李廷珪墨半丸,不為文理,質如金石,潘谷見之而拜曰:「真李氏故物也,我生再見矣!王四學士有之,與此為二也。」墨乃平甫之所寶,谷所見者,其子斿以遺少游也。又有張遇墨一團,面為盤龍,鱗鬣悉具,其妙如畫,其背皆有「張遇麝香」四字。潘墨之龍,略有大都耳,亦妍妙,有紋如盤絲,二物世未有也。語曰:「良玉不瑑[25]。」謂其不借美於外也,張其後乎?供備使李唐卿,嘉祐中以書待詔者也,喜墨,嘗謂余曰:「和墨用麝欲其香,有損於墨,而竟亦不能香也,不若並藏以熏之。」潘谷之墨,香徹肌骨,磨研至盡而香不衰。陳惟進之墨,一篋十年,而麝氣不入,但自作松香耳。蓋陳墨膚理堅密,不受外熏,潘墨外雖美而中疏爾。
南唐於饒置墨務,歙置硯務,揚置紙務,各有官,歲貢有數。求墨工於海東,紙工於蜀,中主好蜀紙,既得蜀工,使行境內,而六合之水與蜀同。李本奚氏,以幸賜國姓,世為墨官云。唐之問,質肅公之子,有墨曰「饒州供進墨務官李仲宣造」,世莫知其何[26]。子頗有家法,以遺黃魯直,魯直以謂不迨孫氏所有,而予謂過之。陳留孫待制家有墨半鋌,號稱廷珪,但色重爾,非古制也。
蔡新州確、黃大夫好謙為陳諸生,聞楊山人之善相人也,過使相之,曰:「蔡君宰相也,似丁晉公,然丁還而君死也。黃君一散郎爾,然家口四十,則蔡貶矣。」元豐末,蔡為相,黃由尚書郎出為蔡州,過蔡而別,問其家,曰:「四十口矣。」蔡大駭曰:「楊生之言驗矣!」其後有新州之禍。
外大父潁公,初為黃州參軍,事夏英公。公喜相人,謂潁公曰:「吾使相爾,而君真相也。」視其手曰:「雖貴而貧,不如吾也。」出其手,突如堆阜,曰:「此大富之相也。」
野處,潞之異人也,金鄉李生將赴試,問得失焉。曰:「兩貫、四貫,巡轄馬遞鋪。」皆莫測也。李有田於莘,過之,及門,息於廐,置壁下有錢二千,以二伯為陌,有榜曰「巡轄馬遞鋪」,問之,乃田者所納課也。李始悟其言,而果黜焉。
花之名天下者,洛陽牡丹、廣陵芍藥耳。紅葉而黃腰,號「金帶圍」,而無種,有時而出,則城中當有宰相。韓魏公為守,一出四枝,公自當其一,選客具樂以當之[27]。是時王岐公以高科為倅,王荊公以名士為屬,皆在選,而闕其一,莫有當者。數日不決,而花已盛,公命戒客,而私自念:「今日有過客,不問如何,召使當之。」及暮,南水門報陳太博來[28],亟使召之,乃秀公也。明日酒半折花,歌以插之。其後四公皆為首相。
蜀人句龍爽作《名畫記》,以范瓊、趙承祐為神品,孫位為逸品,謂瓊與承祐類吳生,而設色過之,位雖工,不中繩墨。蘇長公謂:「彩色非吳生所為,二子規模吳生,故長於設色爾。孫位方不用矩,圓不用規,乃吳生之流也。」余謂二子學吳生,而能設色,不得其本,故用意於末,其巧者乎[29]?
諺曰:「甘草先生則麥熟,苦草先生則人疫。」甘草,薺;苦草,黃蒿也。又曰:「杏熟當年麥,棗熟當年禾。」又曰:「棗不濟儉。」謂棗熟則歲豐也。諺曰:「行得春風有夏雨[30]。」蓋春之風數為夏之雨數,小大急緩亦如之。
祕書丞張鍔嗜酒,得奇疾,中身而分,左常苦寒,雖暑月,巾韈袍胯紗緜相半。
世傳王祥卧冰求魚以養母,至今沂水歲寒冰厚,獨祥卧處闕而不合。
章學士珉為布衣,以宰相自許,高蓋大馬[31],盛服羣從而後出,潤人謂之「三品秀才」。
驗鏡視其鼻,鼻滑淨如削者古,今人為之,必有高下。今人鑄鐵鏡,陷銅為面,故明。
光祿李卿先築宅于盧,甃皆用甎,歲夏大雨,閘門及竇積水數尺,內外一洗而發去之。
唐人謂逸少天姿不及工用,故初不勝郗、庾,而暮年方妙。余謂不然。衛夫人見逸少學書,拊膺而歎曰:「後當勝己。」此豈無天姿者耶?而暮年方妙者,乃大器晚成爾。
獐無膽,兔無脾,豚膂無筋[32]。
東都相國寺樓門,唐人所造,國初木工喻浩曰:「他皆可能,惟不解卷檐爾。」每至其下,仰而觀焉,立極則坐,坐極則卧,求其理而不得。門內兩井亭,近代木工亦不解也。寺有十絕,此為二耳。
陝之寺居多古屋,下柱不過九尺,唐制不為高大,務經久爾。行露亭用斗百餘,數倍常數,而朱實亭不用一斗,亦一奇也。
魚行隨陽,春夏浮而逆流,秋冬沒而順流,漁者隨其出沒上下而取之。
唐末,岐、梁爭長,東院主者知其將亂,日以菽粟與泥為土塹,附牆而墁之,增其屋木,一院笑以為狂。亂既作,食盡樵絕,民所窖藏為李氏所奪,皆餓死。主沃墼為糜,毀木為薪以免。隴右有富人,預為夾壁,視食之餘可藏者乾之貯壁間,亦免。
虞部閻見賢,老為容守,歸而自如,曰:「惟節食爾。」每食常欠三四分。初見部中老者,問而得之。
韓幹畫走馬,絹壞損其足,李公麟謂:「雖失其足,走自若也。」
六一為布衣,客相之曰:「耳白於面,名則遠聞;脣不貼齒,一生惹言語[33]。」毀譽豈亦有命耶?
齊之龍山鎮,有平陸故城,高五丈四[34],方五里,附城有走馬臺,其高半之,闊五之三,上下如一,其西與南則在內,東北則在外也,莫曉其理。
寇萊公準,少嘗為淮漕,有方士為治丹砂,用竹百二十尺而通其節,以器盛丹置其上而立之,半埋地中。於時才得六十尺竹,接而用之。始於歲之朔旦,盡歲而止,丹已融而墮器矣。
澄心堂,南唐烈祖節度金陵之燕居也,世以為元宗書殿,誤矣。趙內翰彥若家有《澄心堂書目》,才二千餘卷,有「建業文房之印」,後有主者,皆牙校也。
余於丹徒高氏見楊行密節度淮南補將校牒紙,光潔如玉,膚如卵膜,今士大夫所有澄心堂紙不迨也。
開封常得劇盜,言富家難近,貯以櫃篋,扃鐍嚴固,貴家喜陳衣而架,有帕便可包覆。
夏英公伏日供帳溫室,戒客具夾衣,客皆笑之。既坐,體寒生栗。乃以漆斛漬龍皮也。酒半,取瓦礫蘸藥水為黃金以娛客。
世傳《王氏元經薛氏傳》、《關子明易傳》、《李衛公對問》[35],皆阮逸所著,逸以草示蘇明允,而子贍言之。
宣城包鼎,每畫虎,埽溉一室,屏人聲,塞門塗牖,穴屋取明,一飲斗酒,脫衣據地,卧起行顧,自視真虎也。復飲斗酒,取筆一揮,意盡而去,不待成也。
閻立本觀張僧繇江陵畫壁,曰:「虛得名爾。」再往,曰:「猶近代名手也[36]。」三往,於是寢食其下,數日而後去。夫閻以畫名一代,其於張,高下間爾,而不足以知之。世之人強其不能而論能者之得失,不亦疏乎?
李公麟云:「吳畫學於張而過之。」蓋張守法度而吳有英氣也。眉山公謂:「孫知微之畫,工匠手爾。」
六一公論書喜李西臺,而《集古》不錄張從申也。兵部秦玠、祠部李宗易,皆學於西臺,名有師法[37]。公為亳州,問秦西臺何學,曰:「張從申也,見之否邪?」曰:「未也。」示之,曰:「西臺不及也。」
余於石舍人揚休家得蘇明允送石北使引,石氏子謂明允書也。以示秦少游,少游好之,曰:「學不迨其子,而資過之。」乃東坡少所書也。故嘗謂書為難,豈余不知書,遂以為難邪?
[19] 「善書不擇紙筆」,原接上條,據《學海》、文淵閣等本分。
[20] 「張長史見擔夫爭道而得筆法」,原接上條,據《學海》、文淵閣等本分。
[21] 「物」,《學海》、文淵閣本作「造物」。
[22] 「烏巢」,《學海》、文淵閣本作「鳥巢」。
[23] 「蜀人王晃」,原接上條,據《學海》、文淵閣等本分。又《學海》、文淵閣本「晃」作「冕」,下注「一作晃」。
[24] 「夫形而不韻」,「夫」原作「失」,據《學海》、文淵閣本改。
[25] 「良玉不瑑」,「瑑」原作「琢」,蔣光煦《斠補隅錄》校作「瑑」。按《漢書》卷五六《董仲舒傳》賢良對策有「臣聞良玉不瑑」,作「瑑」是,據改。
[26] 「世莫知其何」,《學海》、文淵閣本作「世莫知其法」。
[27] 「當之」,原作「賞之」,據《學海》、文淵閣本改。
[28] 「南水門」,《學海》、文淵閣、馬本均作「高水門」,馬本何焯校改「高」為「南」。
[29] 「其巧者乎」,《學海》、文淵閣本、《寶顏堂續秘笈》本卷一至此。
[30] 「諺曰行得春風有夏雨」,《學海》、文淵閣本另作一條。
[31] 「高蓋大馬」,《學海》、文淵閣本作「高蓋大輿」。
[32] 「豚膂無筋」,《學海》、文淵閣本無「膂」字,馬本「膂」作「臀」,何焯校改作「膂」,當有所據。
[33] 「一生惹言語」,《學海》、文淵閣本「惹」下有「謗」字,則「言語」二字屬下讀,似稍勝。
[34] 「五丈」,原作「吾丈」,據《學海》等本改。
[35] 「李衛公對問」,《學海》、文淵閣本作「李公對問錄」。
[36] 「近代」,《學海》、文淵閣本作「一代」。
[37] 「名有師法」,《學海》、文淵閣本作「各有師法」。